周末赣南2日游之一:梅关古道

分类:游记 | 标签: 梅关古道   广东  
2013-11-12 09:54 阅读(?)评论(0)

周末赣南2日游之一:梅关古道

 

    2013年11月1日(周五),为庆祝小光棍节,我们一家三口晚饭后,驱车前往韶关;周六玩梅关古道、周日玩赣州。路线图如下所示,总行程约1050公里。

 

     一路十分顺畅,晚上11点到达韶关,入住如家酒店。

 

 

    2日(周六)早晨先到武江边看看风景,再到街上吃早餐。

 

 

     上午10点多,到达南雄市的梅关古道景区。

 

    梅关古道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约30公里梅岭顶部,梅岭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命名的。
    战国时期,中原战乱不堪,大批越人迁往岭南,其中一支以梅绢为首的越人,翻山越岭来到大庚岭上,被岭南风光吸引,在梅岭一带安营扎寨,他们发扬了越人勇敢顽强、刻苦坚韧的民族传统,艰苦创业,使这带迅速兴盛起来。

    梅关古道被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南雄梅关历来是南北交通要通,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雄的县名也与梅关有关,南雄乃南粤雄关,而雄关指的就是梅关。

    

    

    古道旁有一些名人咏梅的诗词。

    

 

     这块巨大的碑与众不同。

     没想到梅关古道也有红军的足迹。

 

     1934年10月31日,8万多参加长征的红军大部队突破封锁后,经由此关,折而向西,直逼湘粤边境。

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24师和地方武装共1.6万人,遭到敌人残酷围剿,大部损失。何叔衡、毛泽覃等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在突围中牺牲,瞿秋白和刘伯坚被俘后遇害。

陈毅因为在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负重伤,未能参加长征。陈毅、项英经过转战,于1935年2月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其中多次往返穿越梅岭。

1936年冬,陈毅旧部下陈海叛变,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引诱陈毅等同志下山。陈毅不知是计,一早来到大余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三四十米远时发现了危险,最后在一妇女的帮助下撤回梅岭,潜伏莽丛间20多天。敌人因搜捕不到,恼羞成怒放火烧山。因担心不能脱险,陈毅危机时刻写下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藏于棉衣内层。


《梅岭三章》

梅山被围,伤病伏草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绝命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廿年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种遍革命花。 

 

 

 这是古道旁的一口古井。

    

     从广东一侧进景区大门,走了约20分钟,就看到山顶的关楼。

      苏东坡也曾经路过此地。

 

 

 

    现存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明万因年间南雄知府蒋杰在关楼上立匾题刻,南面门额则写着“岭南第一关”;关楼两侧有一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

  

    在关北侧,门额署着“南粤雄关”四字;门旁有一块高2.4米、宽1.4米的石碑。上刻“梅岭”两个楷书大字,每字约6平方尺,字体刚劲有力。这块碑为清康熙年间南雄知州张凤翔立。

 

 

    虽然梅关只有海拔400多米,南边风和日丽,可一过关楼,北风极大、温度也低了好几度。

 

 

     关楼北面就是江西的地盘了。

     放眼一望,古道旁都是梅花树。若等到腊月,梅花盛开,一定是美不胜收的景象了。

 

        网上下载的照片,梅花盛开。    

 

 

 

       梅岭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古道约6尺宽,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孵石、石板。 

 

 

        前往两江亭的小路。

 

 

      山上有些红叶,很漂亮。

 

 

     爬山约20分钟,来到两江亭。这里比关楼高了许多。

 

 

 本人背后出现神奇图案:一只流氓兔!  

 

 

 

     登上两江亭,远眺广东群山,感慨万分......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