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印象2--神圣的梵蒂冈

2012-10-16 18:48 阅读(?)评论(0)


2012年10月1日,国庆节。今天出访梵蒂冈国。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面积0.44平方公里,人口1000人,主要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广场、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梵蒂冈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但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博物馆和最大的教堂,是全球天主教徒的圣地。

    

 

 P1. 梵蒂冈国卫星照片(拷贝自google地图)


 

 

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使圣座于意大利的领土愈来愈少,最后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19292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朗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

 

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因天主教在全球庞大的信仰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梵蒂冈不只是天主教的首脑机关,同时也是一个实在的政治实体,它有以金融、旅游、邮政为核心的经济,还有与各国的外交关系。 ---- 引自网络

 

 

 

 

P2. 出地铁站,看到罗马街上的有轨电车轨道。

 

P3.  有轨电车终点站。


P4.  出地铁站走了5分钟,来到梵蒂冈的北门。




P5. 巨大的罗马柱下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去圣彼得大教堂参观。



P6. 队尾已经到了圣彼得广场的南边。


P7. 圣彼得大教堂结构图。(百度百科资料)


 

圣彼得大教堂为长方形,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结构,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具有罗马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罗马式建筑的特点:

    1.   罗马式建筑的基本典型是教堂,就像神殿之于古希腊艺术。

    2.   在技术处理方面,罗马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都以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

    3.   其美学观点就是建筑物巨大、繁复,强调明暗对照法(让光线从寥若晨星的小孔照射进来),但建筑的装饰则简单粗陋。

    4.   其艺术形式有着主次关系:建筑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则居于附属地位。

 

巴洛克建筑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P8.  圣彼得广场中间的方尖碑。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高25.5米,重320吨。


P9.  教堂右前方的圣保罗塑像。和他对称的位置上是圣彼得塑像。

     可惜在圣彼得塑像前走过2次都没拍一张照片。(没预习好功课,也没有请导游讲解)

     圣彼得和圣保罗在耶稣十二门徒中排在前2位。圣保罗是罗马人。

 

 

P10. 还没进教堂的大门,就被顶棚上的装饰镇住了。


 

彼得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也是耶稣最亲密和忠诚的门徒。彼得晚年在罗马竭力广传福音,因他热切传道的影响,许多人离弃偶像,归向真神。据说彼得以罗马郊外的地下墓窟作为传道之所,避免引起罗马政府的注意。后来暴君尼罗大肆逼迫,并捉拿彼得,后将其处死。

彼得大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称老圣彼得大教堂。据说圣彼得就埋在这座教堂内。1940年梵蒂冈的发掘者声称,他们在圣坛下发现了彼得的遗骨。罗马天主教神学界把彼得尊为教堂的第一任首领和罗马第一任大主教。

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是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

                              ---- 引自网络

 


P11.  正门没开。门上的铁画都是神像。

 

 

P12.  进入中殿,看见眼前的一切,我只能大喊一声:我滴个神啊。

      后面黑色祭坛就是圣彼得的墓。其上方就是教堂的大圆顶。

 

P13.  地板上用大理石拼出来的一只鹰。

      大教堂内不得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以保护大理石。

 

P14.  听旁边的中国导游说:圣彼得大教堂就像中国的八宝山,去世的天主教教皇都下葬在这里。

      这座雕塑应该是第16世教皇,因为 XVI=16。

 

 

P15.  这座雕塑也应该是一位教皇。


    梵蒂冈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红衣主教团是教皇的咨询机构。教皇的选举是梵蒂冈神圣而庄严的事情。由于教皇的任职是终身制,新任教皇的选举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后才慎重举行。新任教皇必须得到2/3以上的选票才能当选。  ---- 引自网络

 

P16.  这边还有一个水晶棺。




P17.  这是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纪念碑。作者是贝尼尼。雕塑下方用暗红色大理石雕塑祭毯可以乱真。4个女子象征真理、正义、仁慈和智慧;要冲出祭毯的骷髅象征邪恶和死亡。




P18.  漂亮的油画。飞在天上的当然是耶稣。




P19.  一个漂亮的小拱顶。



P20.  圣彼得墓前在举行仪式。我们被挡在外面,不得靠近。

      带高帽子的人是不是教皇?



P21.  看到这些半神半人的主教、神父们,我的相机也端不稳了。(没一张照片拍得清楚。)




P22.  有组织的教徒们在里面参加仪式。每个人脖子上都围了条黄围巾。


P23.  参加仪式的嬷嬷。


          P24.  很可惜,因为举行仪式我们没能看到圣彼得的铜像。

                 据传人们触摸他的右脚能得到神的保佑和好运。

                 (此照片引自博友微笑秋水的博客。



    P25.  这座由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圣殇》也没看见。(此照片引自博友微笑秋水的博客。

          圣母玛利亚怀抱死去的耶稣。圣母的坚强是该作品的不朽之处。





 P26.   懵懵懂懂地参观完圣彼得大教堂出来,看到人们围观梵蒂冈的卫兵。



P26.   意大利男子个个都是帅锅。



P27.   在大教堂前留个影。






P28.   圣彼得广场上的喷水池、罗马柱。


 

罗马柱即罗马的古典柱,主要有5种样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罗马式(塔司干式、复合式),前3种为希腊时期的。其差别表现在柱头、柱身、柱础的形状、花纹不同。

 



P29.   夫人排队上厕所。我坐在罗马柱下休息。

       我的左右两边是2个韩国旅行团,导游十分认真地、滔滔不绝地讲解大教堂的故事。



P30.   看,讲得多投入。老婆上厕所回来,他们还在讲。远处还有2个团,都是韩国的。

       相比之下,中国导游完全是放羊。


P31.   用卡片机抓拍游客。这个神父和电影里看到的一样。



P32.   那20倍光学变焦的卡片机拍到大圆顶上有人。

       想起资料上说可以登大圆顶的。可刚才根本就没看到上圆顶的路牌呀。

       





P33.   问了一个管理员,找到登大圆顶的队伍。排了半小时后,买票,开始登顶。

       老婆爬不动了,把东西都挂在我的身上。



P34.   楼梯越走越窄。



P35.   登到一半,近距离欣赏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圆顶。



P36.   最后一段楼梯爬得十分艰难。



P37.   爬了近半个小时,到达天台。 梵蒂冈国一览无遗。



P38.   再秀一遍圣保罗广场全景。


P39.   完成圣保罗教堂的参观,卞小妹拿着导游书在照片的同一位置留影。如果不是这书,我们就错过登圆顶的精彩节目啦。

       书上的照片非常有用,卞小妹经常指着照片问意大利人:how to get there?

 

 

  最后修改于 2021-04-16 08:53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